開欄語:為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常態化和城市管理精細化,今年6月,市創文辦、市城市文明創建中心印發《十堰城區城市管理網格化常態化巡查實施辦法(試行)》,著力構建文明城市網格化管理工作體系,不斷提升基層創文工作質效,努力讓城市環境更宜居、市民生活更美好。即日起,本網開設“文明創建·網格管理”專欄,專題展示各地網格化巡查助力文明城市創建的經驗做法,敬請關注。
秦楚網-十堰頭條訊 通訊員 李光璞 王娟娟 報道:一個個網格,“網”盡社會治理大小事;一名名網格員,成為服務居民的貼心人。為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營造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茅箭區武當路街道深入推進城市管理網格化巡查,織好一張“網”、守好一方“格”,使問題發現更及時、責任更明確、解決更迅速,推動基層治理能力水平不斷提升。
創新工作機制協同發力
“街道和社區協調解決了企業拆遷遺留問題,還幫我們爭取到補償款,非常感謝……”日前,茅箭區武當路街道文家溝社區居民秦大爺激動地說。這是該街道發揮網格化管理群防群治、互助自助、服務創新的優勢,推動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該街道根據轄內10個社區(村)巡查實際情況,精準劃分網格33個,確定一類巡查區域、二類巡查區域,及時合理調整網格責任人與巡查人。街道創文辦、城建辦、綜合執法中心協同發力,將網格化巡查與城市管理突出問題整治、“門前三包”責任落實等重點工作相結合,構建“第一時間排查問題、第一時間上報問題、第一時間解決問題”的閉環機制。
“網格化巡查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將不斷創新網格化服務管理,持續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網格下移,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下沉到網格,切實打通基層治理、城市管理的‘神經末梢’。”武當路街道主要負責人說。
壓實巡查職責真抓實干
7月中旬,韓家溝社區網格員在日常巡查中發現,時代花園小區部分居民經常在休閑涼亭、綠化帶內晾曬衣物、被褥,不僅影響小區整體形象,還損害了居民公共利益。為解決小區缺少公共晾曬區域的問題,社區與小區黨支部、物業及業主共同協商,將現有公共晾衣桿旁邊的公益廣告牌遷址,新安裝長10米的晾衣桿,得到居民一致好評。
一條街多少個小區,一個小區多少棟樓,一棟樓多少戶居民……網格員只有對這些數據了解得越透徹,工作才能做得越細致。該街道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實行街道、社區(村)、網格三級聯動,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巡查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確保網格化巡查工作落到實處。
鐵三處社區德正苑小區7號樓后山體滑坡,網格員發現問題后及時上報,社區立即安排人員、車輛到現場清理疏通。路北社區網格員在巡查中發現馬家河路內澇,立即上報社區,7名志愿者迅速趕到現場疏通下水管網……點在網格布,人在網格走,物在網格用,勁在網格使,“小網格”盤活了“大格局”、惠及了“大民生”。
規范工作流程確保實效
效果好不好,居民心里最清楚。實施網格化管理以來,群眾訴求渠道更暢通、問題解決更迅速,怨言少了,笑顏多了。
8月上旬,龔家灣社區網格員在巡查中發現,通達巷部分路面破損嚴重、坑洼不平,影響城市顏值和居民出行。網格員一方面在破損坑洼路段醒目位置放置臨時障礙物,提醒居民注意安全。另一方面上報社區,聯系協調轄區在建施工單位,僅用一個夜晚就完成了破損坑洼路面修復,贏得居民點贊。
8月中旬,堰口橋村網格員發現山東路京中學校對面車輛亂停放問題突出,尤其上下班期間堵車嚴重,學生上下學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網格員在收集梳理周邊群眾意見建議后,協調相關部門在此路段安裝隔離樁,規范交通秩序,為學生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據了解,自6月份以來,武當路街道各網格已累計巡查上報問題2000余個,整改辦結率達85%,街道環境秩序明顯改善,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下一步,該街道將繼續加大網格化巡查力度,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民生為中心,切實為居民排憂解難、辦好事、辦實事,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