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十堰頭條訊 記者 張貞林 通訊員 周珊珊 陳靜 沈乾坤 報道:“當機立斷,妙手仁心。”“靠譜,點贊!”近日,丹江口市第一醫院急診及重癥醫學科、脊柱創傷骨科分別收到來自同一位患者的致謝錦旗,錦旗的背后是由一起電動車交通事故引起的生命至上故事,體現了患者及家屬對醫院的發自內心的感謝,展示了丹江口市第一醫院在救治速度、醫技水平和優質服務方面的卓越表現。
救治迅速,把患者健康安危放在首位
7月19日下午,今年34歲的張女士騎電動車被撞,造成面部、腰背部、四肢多處疼痛以及雙側肘部、雙手挫傷和雙側膝部、左踝部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無法站立和行走。這危險的一幕恰巧被張女士的同事看見,就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
不到5分鐘的時間,救護車便抵達現場并將張女士迅速送往丹江口市第一醫院急診科及重癥醫學科。當得知肇事方家庭經濟困難,大部分醫療費用都由患者自己承擔,丹江口市第一醫院的醫護人員毫不猶豫地將患者的健康安危放在首位,經由綠色通道,為張女士迅速完成了一系列檢查。
憑借多年的專業經驗,醫生立即確定了張女士的傷勢,并通過分診將患者送往了脊柱·創傷骨科接受進一步治療。
醫技高超,牢記醫者治病救人的使命
經過詳細的磁共振檢查,醫生發現張女士左側膝關節出現髕上囊及關節腔積液,膝前皮下軟組織水腫。同時,她的腰椎也出現了腰2椎體壓縮性骨折。針對此情況,擺在家屬面前的就兩種治療方案:一是手術治療,通過鋼釘內固定,確保腰椎不再受壓,可以讓受傷的骨頭很好的沿著既定的方向生長恢復,但是這樣的選擇需要患者做兩次手術,支付高額的手術費用。二是保守治療,不做手術,通過打針敷藥等一系列外用治療手段幫助患者逐漸恢復,而這樣的選擇對患者的照料精細度要求很高,因為腰椎這個部位承上啟下十分重要,如果恢復不好會對今后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如何選擇讓家屬犯了難??紤]到患者發生壓縮性骨折的部位沒有明顯的錯位,而且自身比較年輕恢復能力比較強等因素,脊柱·創傷骨科醫療團隊經過再三分析、利弊取舍,決定為患者采取更加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療。管床醫生與患者家屬積極、深入的溝通,告訴他們只要加強護理,通過保守治療也可以有很好的恢復,而且可以極大的減輕經濟負擔。
最終,在醫生的有效溝通下,張女士及其家屬解除了后顧之憂,接受了腰部制動臥床休息、消腫止痛等對癥治療。為了預防肌肉萎縮和深靜脈血栓形成,科室還對張女士進行了支具固定、雙下肢功能鍛煉、低頻脈沖電治療、氣壓治療、中藥治療和理療等。通過醫生的專業指導和患者的積極配合,僅兩周的時間,患者便能夠逐漸翻身、下床,并基本完成日常生活自理。在整個醫療過程中絲毫沒有讓患者感受到經濟壓力,展現出了高尚的醫者仁心。
服務精良,縮短患者住院恢復的時間
除了醫生的專業治療外,支具固定、中藥治療以及理療等有效的康復過程也得益于脊柱·創傷骨科護理團隊的精心護理,她們以溫暖的微笑、專業的技能、耐心細致的態度,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恢復時間,為患者的康復貢獻了自己的力量。除了給予張女士全面的醫療服務外,張女士的管床護士還關心她的生活起居,為她的早日康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8月10日,張女士順利辦理出院手續。
雖然此次車禍給張女士的生活以及工作帶來了一些困擾,然而,在這片黑暗的陰影背后閃耀著丹江口市第一醫院和醫護團隊的希望之光,更加凸顯了醫院在救治速度、醫技水平和優質服務方面的杰出表現。
張女士及其家人對醫院的服務和治療滿意度非常高,對醫護人員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出院后的一周,張女士的家人為醫院送來了兩面錦旗,以表謝意。
被撞倒的張女士雖然不幸受傷,但幸運的是,她得到了丹江口市第一醫院的熱忱救治和精心護理,最終重獲健康。這場事故不僅讓我們看到了該院救治速度快、技術高、服務好的一面,更展現了醫護人員恪盡職守、顧及患者利益、以患者安危為重的醫者仁心。除此外,我們還可以看到,他們不僅僅是救死扶傷的使者,更是一道光明,給予我們對未來更多希望和勇氣。讓我們共同關愛,共同努力,使這種高效、專業、人性化的醫療服務成為我們社會的常態!